首頁 > 藝術新聞 >滾動新聞> 正文

二探“越窯”

時間:2022/8/13 8:29:08  來源:中國藝術品網

文/小星

  第二次踏入“以明”私人博物館是在一個陽光靜好的夏日傍晚。夕陽的余暉正好地灑在館前的青石地磚上,門口的知了適時地降低了鳴叫的音量,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處。館內,以明老師早已備好了熱茶和正當時令的水果,準備“開課”了。而本次要了解的正是源自江南水鄉的“越窯”。

何為越窯?

  所謂越窯,從廣義上講是指浙江省東北部寧紹平原一帶唐宋機器以前諸多青瓷窯場的總和,具體包括慈溪、寧波東錢湖、上林湖及上虞等著名窯場。作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瓷窯之一,越窯燒造歷史悠久,窯址眾多,產品品類豐富,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

  越窯以青瓷聞名天下。關于越窯青瓷的釉色之美,眾多文人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唐代文人陸羽曾在《茶經》中對幾種不同顏色的陶瓷茶具進行比較之后,得出了越窯青瓷“類冰”“類玉”的結論,認為茶水在越窯青瓷的映襯下所呈現的顏色是最好的。而顧況也曾以“越泥似玉之甌”來表達對越瓷的喜愛。對比現世所存的越窯青瓷珍品,亦可知“類冰類玉”之名所言非虛。從釉色和質感上看,越瓷與其他瓷器相比,確實如湖水般清澈透亮,如璞玉搬冰透晶瑩。

  而越窯青瓷中又尤以“秘色瓷”最為珍貴?!懊厣伞睆淖置嫔现v就是顏色神秘的瓷器。但對于“秘色”究竟為何,一直是學界爭議的焦點。1988年陜西省法門寺塔下唐代地宮的發掘解開了這一謎團。從法門寺出土的秘色 瓷器釉色來看,“秘色”并非是一種特定的顏色,而指的是“稀見之色”,秘色瓷可以看作對制作精美規整的越窯青瓷的總稱。

越窯青瓷的發展

  “越窯”之名,最早見于唐代,但事實上早在東漢晚期就已經出現了較為成熟的越窯青瓷。而越瓷的起源更是可以追溯到商周古越地原始瓷的生產。古越地是原始青瓷的發源地,目前浙江境內發現的近百處商周原始瓷窯址更是證明了這一點。而漢代的大一統的政治環境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越窯青瓷燒制工藝的進步,為后來越窯青瓷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三國西晉時,受宗教習俗、喪葬習俗等的因素影響,越窯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一時期也是亦是越窯青瓷發展的重要時期。在當時越窯青瓷代表了當時制瓷業的最高水準。而后越窯的發展陷入了短暫的低谷。到了唐代,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繁榮,越窯的發展也步入了鼎盛時期。所產的瓷器不僅能供國內使用,還能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從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越窯青瓷和中國傳統瓷器的國際影響力。雍容華貴的唐代越窯青瓷發展到五代變得更為優美秀致,這與到時的制作工藝進步大為相關。隨著當時制瓷原料、成形技術以及窯爐結構等裝燒技術的精進,五代的越窯瓷器開始出現薄胎、重紋飾等現象,使得越窯青瓷的品質又上了一個臺階。

館內的越窯藏品

  館內所藏的高品質的越窯青瓷有兩件,都展現了當時越窯制造的高超工藝水平。一為五代的人物造像,一為唐代的刻花小甌。

  圖一是越窯青瓷的一具人物造像雕塑,展現的仿佛是一個小人臥坐作揖的形象。圖中可以看出,雕像人偶穿著打扮不似一般孩童。其頭上戴冠,冠的形狀似是蛇盤繞而成。服飾簡單,并無繁雜的紋飾,但依稀可見項上似乎掛有佛珠串。而人偶神情安詳肅穆,似帶有笑意。再細看,人偶懷中似乎抱著一物,紋飾繁雜,中央點綴著一朵栩栩如生的花。人像的身份現在已不可考證,個人推測為法師一類有身份的人。綜合來看,無論是人偶的神態,還是頭身比例,都恰到好處,惟妙惟肖,這在不確定性極強的青瓷燒制過程中是極為罕見的,故實為珍品。

圖1為五代|越窯青瓷人物造像

  秘色瓷刻花小甌是唐朝晚期的青瓷作品,形似盤碗狀,經鑒定為“甌”?!墩f文》中寫道“甌,小盆也?!奔粗赋?,甌在古代是飲茶飲酒的重要容器。該甌的中央雕刻著牡丹紋樣,手法簡明,但寥寥幾筆,卻將其展現的栩栩如生。這樣的雕刻工藝在唐晚期甚是少見,也證明該藏品的珍貴之處。

圖2為唐代|秘色瓷刻花小甌

 

參考文獻

[1]徐瑩. 唐五代越窯青瓷的國內分布與傳播路線研究[D].浙江大學,2016.

[2]婁佳清. 三國東吳時期越窯青瓷工藝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9.DOI:10.27461/d.cnki.gzjdx.2019.000939.

[3]劉瑩. 禪思想與越窯青瓷禮佛器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9.DOI:10.27786/d.cnki.gzjlg.2019.000255.

版權與免責聲明:

【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版權歸原網站及作者所有;本站發表之圖文,均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大眾鑒賞目的,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或不良信息內容,請您告知(電話:17712620144,QQ:476944718,郵件:476944718@qq.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更多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乱码字幕|欧美区国产区二区三区|绝对真实国产乱视频|精国产品一区二区三区